
全国咨询热线:150-1704-2662
新闻中心
作者:本文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通信信息报、中国城市报、证券日报、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当无人车驶上雪域高原,当“黑灯工厂”里机械臂精准运转,当昔日“沙戈荒”变身“能源绿洲”,当AI助力新药研发提速——新质生产力正悄然走出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十五五”,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生产力形态,不仅将催生新产业、新需求,更将全方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引领“新”生活。
9月12日,中国物流集团在北京发布2780亿参数“流云”大模型,以AI赋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物流所属中储智运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云飞介绍,“流云”大模型与传统模型算法相比,多式联运方案客户采纳率提高9%,运单匹配成交率提升10%,帮助客户平均降低运输成本5%。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场景应用不停地改进革新。启动车辆,轻声呼唤语音助手,导航软件就自动规划出距离优先、时间优先、熟悉程度优先等不同出行方案;手机下单,快递被迅速打包,通过智能分拣系统,3天内即可到达全国大部分地区;运输线上,无人驾驶、智能航运蒸蒸日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速推广应用……
化学研究领域,AI也展现出巨大潜能。“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化学分子结构和海量实验数据,传统的化学与化工研究方法慢慢的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向记者介绍,AI可模拟人类的学习过程,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优化决策过程。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借助白玉兰科学大模型,首次实现化学大语言模型加速有机合成全流程。该大模型在单步/多步逆合成、产率预测、选择性预测、反应优化等多个基准任务上展现出卓越能力,在加速真实化学发现中潜力巨大,有望解决实验科学中反复试错的难题,为大型语言模型加速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
“银发+AI”推动产品创新,正在创造显著的消费增量,过去一年,淘宝、天猫平台的适老化智能产品普遍实现销售额三位数增长。AI陪伴机器人可提供语音聊天和远程视频通话等功能。各旅游平台基于AI大模型推出智能出行助手,正在帮助老人解决出游的决策和规划难题。
在工业设计方面,人工智能正推动工业设计范式的创新变革。人工智能技术能基于设计约束条件,自动探索广阔的设计空间,提出突破传统经验模式的创新方案。在建模仿真方面,人工智能为复杂场景的建模仿真提供新方案。
“人工智能正在千行百业解放生产力,为人类腾出精力去做更有灵感、创意的事。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通用AI的大时代正在开始,将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展望“十五五”,科大讯飞将通过“AI+行业赛道、软硬一体化C端硬件、AI出海”三大红利的协同发展,提供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底座。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指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与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消费提质、民生保障等深层次地融合。
在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储能科技”)生产基地,纵向延伸的制造流水线上,机械伴随着“嗡嗡”声各自启动,多个橙黄色的机械臂相互配合,有的从货架提取材料,有的扭转角度焊接,有的将零件高高提挂,远远望去,好像是电影《变形金刚》的现实演绎。
依托5G技术赋能,仅需30分钟即可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从磷酸铁锂电芯切换到钠离子电芯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调整准备工作,整线小时,创下行业瞩目的“储能新速度”。
这一高效生产变革的实现,得益于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与联通数科一同为中能建储能科技打造的“中能建储能科技5G全连接工厂”。该项目以5G混合专网为核心,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在储能产品制造的关键环节实现多项突破,为新能源储能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国已拥有全球顶级规模的宽带基础设施网络。依据工业与信息化部数据,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超过23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470.5万个,5G-A、6G等关键技术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一张无形的“通信保障网”正从工厂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山西大同古城巍峨城墙下,实测300Mbps的上传速率让游客的“体验分享”更快更稳,3Gbps下载速率可以让“砖雕纹路”在高清视频通话中纤毫毕现;在云冈石窟,5G-A网络支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佛像背后的故事,“既守得住千年风霜,更接得住百万客流”。
在交通枢纽领域,兰州电信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成西北首个5G-A智慧机场,实现高效便捷的智慧出行服务;重庆电信在全市轨道交通1、2、18号线等重点线G-A覆盖,用户站厅站台及隧道下行平均感知速率均高于500Mbps,峰值速率超过1Gbps,为每天数百万轨道交通乘客提供更优质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说,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工业与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建议,强化信息通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前瞻布局6G研发技术,同步培育潜在应用生态。加强重点城市、热点地区5G-A网络覆盖,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部署应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宁波市鄞州经济开发区辖区内,宁波明州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这座现代化生物质发电厂巍然矗立。这里每天会消纳农林废弃物1000吨,并产生电量70万千瓦时,相当于全年节约标煤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5万吨。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塑料等大宗化学品,通过生物制造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全国超过700万户家庭通过安装光伏,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产消者”;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河流监测,水治理迈入“数字时代”……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正协同共进,塑造着我们未来生活的绿色底色。
“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累计装机超过87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5%,是‘十三五’末的2.6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90%以上的新增电力装机。”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勇刚介绍,预计到2025年年底,河南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8800万千瓦,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2025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有望突破140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接近40%。
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今年上半年,我国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超过同期全国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在河北黄骅港煤炭港区,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仅1个小时就完成8000吨煤炭卸车作业;在山东滨州,一家新型独立储能电站通过AI技术判断各个时间段的电价走势,在市场低价时充电、高价时放电,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在国家能源集团,技术人员借助光谱分析与AI算法,将检测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分钟,该技术在全国20余家电厂推广后,每年节约燃料成本超亿元;在大唐集团,通过建立“风电场智能大脑”,实现风机性能动态评估和预防性维护,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是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在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人工智能+”能源分论坛上强调,需通过AI推动重点领域负荷特性与新能源出力的精准匹配,“让绿电更好支撑AI发展,同时让AI赋能能源消费深度转型”。
关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郑栅洁提到了一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目标。他说:“到‘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
AI眼底相机快速筛查儿童眼疾、陪伴型机器人助力孤独症早筛、中医经络调理机器人精准按摩、医疗大模型提供全流程问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预警、AI为慢病患者定制健康方案……近年来,随着AI推动数字医疗加速发展,从儿童到老人,从预防到治疗,“人工智能+”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施维拿起轻巧的智能眼底照相机,对着人眼一扫,不到1秒,屏幕就清晰显示出眼底图像。施维介绍,AI算法自动分析判读可帮助基层医生快速获取专业判断,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眼健康筛查服务。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发的AI“中医”——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实现了AI“点穴”式按摩头部。在屏幕上点击“开始识别”,一体机的机械臂便精准定位头部穴位,循着预设路线开展调理按摩。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赵宇平看来,中医原创思维和AI“思维”高度契合与共融:中医辨证关注全身状态的改变,而AI大模型关注全局各模块的数据;中医辨证通过反馈调理,而模型迭代通过反馈调整。
面对人群基数大、管理周期长、个性化需求多样的慢病管理领域,医疗AI被寄予厚望,成为慢病管理的“新管家”。近日,三诺生物举办了以“全球诺、共幸福”为主题的全球媒体开放日,展示了其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慢病数字化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与最新成果。
作为一家全球化血糖监测企业,三诺生物基于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加速推进CGM产品技术迭代与全球布局。其自主研发的SinoGPT系统结合DeepSeek大模型,将AI技术深度融入慢病管理全流程,构建起“血糖监测—数据分析—行为干预”的完整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当下,AI与生物制造的深层次地融合正成为医药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融合不仅重塑了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底层逻辑,更从公司实力、研发模式和资本流向等多重维度,对医药上市公司产生了深远且多维的影响。如人工智能驱动的柔性制造系统,使医药上市公司能快速切换产品线以适应市场需求,长期资金市场对医药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传统以管线数量为核心的评估方式,逐渐被以AI技术壁垒、数据资产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新标准取代。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建议》并指出,到2027年,建立一批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临床专科专病诊疗智能辅助决策和患者就诊智能服务在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未来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世界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联系我们